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,单位kbps(每秒多少千比特)或bps(每秒多少比特)
简化算法(可适度调整) | 960*540(30fps) | 1分钟视频流大小(预估) | 1280*720(30fps) | 1分钟视频流大小(预估) | 1920*1080(30fps) | 1分钟视频流大小(预估) | 3840*2160(30fps) | 1分钟视频大小(预估) | 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极低码率 | level1 | (宽*高*3)/4 | 390Kbps | 2.93M | 700Kbps | 5.25M | 1575Kbps | 11.8M | 6225Kbps | 46.7M |
低码率 | level2 | (宽*高*3)/2 | 780Kbps | 5.86M | 1400Kbps | 10.5M | 3150Kbps | 23.6M | 12450Kbps | 93M |
中码率 | level3 | (宽*高*3) | 1560Kbps | 11.72M | 2800Kbps | 21M | 6300Kbps | 47.2M | 24900Kbps | 186.75M |
高码率 | level4 | (宽*高*3)*2 | 3120Kbps | 23M | 5600Kbps | 42M | 12Mbps | 94.4M | 49800Kbps | 375M |
极高码率 | level5 | (宽*高*3)*4 | 6240Kbps | 46M | 11200Kbps | 84M | 24Mbps | 188.8M | 99600Kbps | 747M |
假设帧率为F,30fps码率为BR,目标比特率为X;
X = BR * (F/30);
在码率一定的情况下,分辨率与清晰度成反比关系:分辨率越高,图像越不清晰,分辨率越低,图像越清晰。
在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,码率与清晰度成正比关系,码率越高,图像越清晰;码率越低,图像越不清晰。
以960*540、30fps、极低码率,一分钟视频为例,比特换算采用1000
Size = 390000bite * 60s = 23400000bit = 2925000 byte ≈ 2925KB ≈ 2.93M
码率参考ios码率部分的说明和设置建议值。
软编中码率、crf、QP是互斥的
码率的设置的建议值可以参考硬编的码率建议值进行设置。
较低分辨率 (480p 及以下):
1. CRF 值建议范围: 18-24
2. 这个范围的 CRF 值能够提供较高的压缩比,同时保留较好的画质。对于一些不太需要细节的场景,可以将 CRF 值设置在 22-24 的范围内。
中等分辨率 (720p):
1. CRF 值建议范围: 20-26
2. 这个范围的 CRF 值可以在压缩率和画质之间寻求一个较好的平衡。对于需要更好画质的场景,可以将 CRF 值设置在 20-22 的范围内。
较高分辨率 (1080p):
1. CRF 值建议范围: 22-28
2. 这个范围的 CRF 值能够在保持较好画质的同时,提供较高的压缩率。对于需要更高画质的场景,可以将 CRF 值设置在 22-24 的范围内。
2K 及以上高分辨率:
1. CRF 值建议范围: 24-30
2. 这个范围的 CRF 值能够在保持较好画质的同时,提供更高的压缩率。对于需要更高画质的场景,可以将 CRF 值设置在 24-26 的范围内。
不同分辨率下软编码的建议 QP (Quantization Parameter) 值如下:
较低分辨率 (480p 及以下):
1. QP 值建议范围: 22-32
2. 这个范围的 QP 值能够提供较高的压缩比,同时保留较好的画质。对于一些不太需要细节的场景,可以将 QP 值设置在 28-32 的范围内。
中等分辨率 (720p):
1. QP 值建议范围: 24-36
2. 这个范围的 QP 值可以在压缩率和画质之间寻求一个较好的平衡。对于需要更好画质的场景,可以将 QP 值设置在 24-28 的范围内。
较高分辨率 (1080p):
1. QP 值建议范围: 26-40
2. 这个范围的 QP 值能够在保持较好画质的同时,提供较高的压缩率。对于需要更高画质的场景,可以将 QP 值设置在 26-32 的范围内。
2K 及以上高分辨率:
1. QP 值建议范围: 28-44
2. 这个范围的 QP 值能够在保持较好画质的同时,提供更高的压缩率。对于需要更高画质的场景,可以将 QP 值设置在 28-34 的范围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