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.
导航
4.2.6 规则报警
最近更新时间:2022.09.05 11:25:34首次发布时间:2022.09.05 11:25:34
我的收藏
有用
有用
无用
无用

alt

当监控指标被计算出来后,如果满足报警条件,则会按用户指定的方式(如邮件)发出报警。因此,报警条件指的是规则发出报警时,指标需要满足的条件。
目前支持两种类型的报警条件:数值和波动率
数值
即用户定义的计算指标本身,如sum(money),count(*)等,这个指标会直接跟用户设定的阈值去做对比,判断是否报警。
举个例子:
监控规则:表行数数值超过2000发出报警。
报警判断:假设监控检测出的表行数数值为2500,与用户设定的阈值(2000)做对比,发现超过阈值,于是发出报警。

率(为%
会根据当次监控规则计算出的指标结果,与某段时间内或某个时间点的该指标做比值,计算出波动率后,再与用户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。
举个例子:
监控规则:表行数相比7天前波动率超过20%发出报警。
监控流程:算出当天的表行数数值后(假设为2500)后,会与7天前的表行数(假设为2000)做计算, 波动率算出来为上升25%,于是判定结果为报警。
目前支持的波动率类型与计算方式有:
相比上一周期波动率:(当次检测值 - 上一周期检测值)/上一周期检测值
相比1天前波动率:(当次检测值 - 1天前检测值)/1天前检测值
相比7天前波动率:(当次检测值 - 7天前检测值)/7天前检测值
相比30天前波动率:(当次检测值 - 30天前检测值)/30天前检测值
相比7天内均值波动率:(当次检测值 - 7天内检测值的均值)/7天内检测值的均值
相比30天内均值波动率:(当次检测值 - 30天内检测值的均值)/30天内检测值的均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