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移动广告监测既支持以用户为口径的数据统计,也支持设备的
在大多数场景下使用「以用户为主」能够满足移动广告效果监测的分析场景,「以设备为主」适用于同一设备频繁切换不同账号,当该情况出现较多时,使用该方式可做为「以用户为主」分析的补充。
统计口径切换直接参考:应用配置
以用户为主的分析模型适用绝大部分场景,同时在当前UBA用户逻辑中,该方式可以打通增长分析的 User 模型来进行看数,两方数据统计口径一致
使用以用户为主的统计口径,可以按跨设备跨端(App/Web/小程序)分析一个用户的行为旅程,分析场景极其丰富
默认情况下,我们也是以用户口径来做分析
而以设备为主的分析模型是按设备维度来查询数据,会将用户推广来源同时记录到设备中,支持以设备口径来统计推广数据,与媒体平台口径一致
绝大部分情况下,两者的数据统计是一致的,但总会有一些场景在二者上存在一些差异,如下面场景case:
时间 | 事件 | 数据记录(用户口径) | 数据记录(设备口径) |
---|---|---|---|
2020/10/01 | 抖音广告触达(巨量渠道) | 激活事件归因为巨量渠道 | 激活事件归因为巨量渠道 |
2020/10/03 | 用户发生【注册】事件 | 用户注册事件归因为巨量渠道(SSID:1) | 注册事件归因为巨量渠道 |
2020/10/11 | 用户切换账号,再次发生【注册】事件 | 由于切换为新用户,该用户注册事件被归因到自然流量(SSID:2) | 注册事件归因为巨量渠道 |
时间 | 事件 | 数据记录(用户口径) | 数据记录(设备口径) |
---|---|---|---|
2020/10/01 | 抖音广告触达(巨量渠道) | 激活事件记录为巨量渠道 | 激活事件记录为巨量渠道 |
2020/10/03 | 用户发生【注册】事件 | 用户注册事件归因为巨量渠道(SSID:1) | 注册事件记录为巨量渠道 |
2020/10/10 | 用户【卸载】 | — | — |
2020/12/01 | 快手广告触达 | 激活事件记录为快手渠道 | 激活事件记录为快手渠道 |
2020/12/05 | 用户再次发生【注册】事件 | 由于切换为新用户,该用户注册事件被归因到自然流量(SSID:2) | 因快手广告触达,设备更新渠道记录,记录为快手渠道 |
时间 | 事件 | 数据记录(用户口径) | 数据记录(设备口径) |
---|---|---|---|
2020/10/01 | 抖音广告触达(巨量渠道) | 激活事件归因为巨量渠道 | 激活事件归因为巨量渠道 |
2020/10/03 | 用户发生【注册】事件 | 用户注册事件归因为巨量渠道(SSID:1) | 注册事件归因为巨量渠道 |
2020/10/10 | 用户【卸载】 | — | — |
2020/11/01 | 用户切换新设备,直接【下载 App】 | 激活事件记录为自然流量 | 激活事件记录为自然流量 |
2020/11/02 | 用户使用之前的账号在新设备重新【登录】 | 因用户之前通过巨量带来,用户重新登录,则推广渠道仍然为巨量渠道(SSID:1) | 因设备无广告触达,则该设备推广渠道为自然流量。 |
2020/11/02 | 用户在新设备上,继续发生【内购】事件 | 用户内购事件仍然为巨量渠道(SSID:1) | 因设备无广告触达,则该设备推广渠道为自然流量。 |
时间 | 事件 | 数据记录(用户口径) | 数据记录(设备口径) |
---|---|---|---|
2020/10/01 | 抖音广告触达(巨量渠道) | 激活事件归因为巨量渠道 | 激活事件归因为巨量渠道 |
2020/10/03 | 用户发生【注册】事件 | 用户注册事件归因为巨量渠道(SSID:1) | 注册事件归因为巨量渠道 |
2020/10/10 | 用户【卸载】 | — | — |
2020/11/01 | 用户切换新设备 | 激活事件归因为快手渠道 | 激活事件归因为快手渠道 |
2020/11/02 | 用户使用之前的账号在新设备重新登录并发生【内购】 | 用户之前通过巨量带来,则用户推广渠道仍然为巨量渠道,登录&内购事件渠道仍为巨量渠道(SSID:1) | 登录&内购事件记录为快手渠道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