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通多主体功能后,上报埋点数据时需指明上报的应用ID(appid),通过应用来关联上报的数据是哪个主体的数据,由于一个应用只能绑定一个主体,因此:
DataFinder默认的统计口径为用户,DataFinder使用ssid来唯一标识用户,并使用ssid来统计用户的行为数据。您也可以自行修改统计口径为其他的统计口径。
如果您希望使用自定义统计口径,需要先看下后续使用的分析工具是否支持切换使用自定义统计口径,需要确保使用自定义统计口径的属性数据能正常上报,然后去DataFinder的控制台创建并使用,相关详情请参见:统计口径。
H5和小程序是两端产品,生成的设备标识不同,所以匿名访问ssid是不同的。如果想做用户标识的统一,可以做到打通登录后的行为,即两端上报同样的实名uuid。匿名情况下无法打通两端。
通常在进行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时,我们用以标识用户的标识ID可能有多种,例如手机号、应用账户号、用户设备ID等,DataFinder为您预置了常用的用户标识ID类型,也支持您新增更多ID类型,并为您提供ID-MAPPING计算能力,将多类ID进行MAPPING计算,通过ssid来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自然人,提高数据的准确性、可靠性。
使用多ID类型时,即user_unique_id的类型为n个,因此在mapping生成ssid时,会使用n type(user_unique_id)与ssid进行mapping,示意图如下。
您可以参考示例2:全局关联标识,以一个具体的示例了解当开启多ID类型后,ssid的mapping生成逻辑,更多关于用户标识id的介绍请参见用户标识(uid、ssid、did)。
您需要联系DataFinder技术支持人员根据ID设计方案在后台配置添加需要的ID类型,ID类型当前只能为小写字母,可以由 _ 进行字符间连接。
上报口径ID与ID类型:上报用户标识的ID值时,您需标注清楚上报的ID数据是哪个ID类型,以web端为例:
window.collectEvent('config', { user_unique_id: '12345656788888' // 业务id的实际值 user_unique_id_type: 'cust_num' // 用户id类型.同id设计方案 })
上报ID口径间关联:id bind。在一些场景下,我们可以获取到主体关联的其他ID类型,为保证关联关系的准确性,我们建议通过设置id bind来实时上报口径与口径之间的关系,id bind的时机:建议ID关系尽可能在上报事件前先绑定好,ID bind可以一次绑定多种类型的ID和ID值(如手机号、客户号、和其他ID号在一个id bind调用中实现关联),但要求同一种ID类型只能出现一次。以web端为例:
window.collectEvent('bindToken', { phone: '1230000000' // key为id类型枚举值,同id设计方案 cust_num: '12345656788888' // key为id类型枚举值,同id设计方案 }, (result) => { // 根据返回成功失败做相应操作 })
更多关于多ID类型场景下的数据接入、数据分析等操作指导请参见使用多ID类型。